2017年一共通过锤子便签写了五篇影评,产出并不高,希望新的一年能有更强烈的创作灵感。

爱乐之城 2017-02-19

《爱乐之城》歌舞非常有感染力,想想高司令石头姐荧幕前所演绎的角色,再想想每天晚上中国蓝剧场里我国所谓一线明星们演绎的上神上仙们,高下立判。但是,个人认为,《爱乐之城》故事本身并不像歌舞一样那么感染人,网上许多人说看到后半部分感动落泪,说什么比肩泰坦尼克号的爱情故事,我真得抛出尼克杨问号。电影大小桥段各种疯狂致敬,意图很明显,老子今年就是要拿奥斯卡,红磨坊之后十几年没出歌舞片了,机会难得,洛杉矶,好莱坞,这些加分项通通不能少。这种刻意去加分的做法让你们想到了谁?没错,几年前大本那部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我想这跟朴实而有诚意的优秀作品的定义还是有些差距。

结合之前看过的另一奥斯卡大热门《海边的曼彻斯特》,附加已经看过的陪跑作品《降临》《赴汤蹈火》,个人感觉,今年九部作品的整体水平与去年八部相比,成色略显不足。去年八部可谓风格迥异,即使陪跑作品,都张力十足。尤其《疯狂的麦克斯》《大空头》《布鲁克林》,个人都非常喜欢。不过话说回来,今年爱乐之城带来的原声方面的惊喜,肯定是强于去年的。

记忆大师 2017-04-30

记忆大师整体还可以,其实当电影第一次出现“你让我恶心”这么一句台词的时候,我想有些观众已经猜到了凶手是杨子姗了,然后最后被导演狠狠教育了一通,“你们当观众的就是逆向思维太严重,原本很简单的剧情,非得各个觉得自己是福尔摩斯,想搞出点名堂”。当然看过《催眠大师》的观众,应该有理由期待电影情节最后的反转,不过个人感觉,《记忆》不如《催眠》最后的反转来得自然,前者有些刻意引导观众往错误的角色身上做猜想。虽然电影里有一些细节还是值得揣摩的,但导演留给观众关于真相的暗示过于隐晦甚至微不足道了。

话说回来,评分七分以上的国产电影还是值得大家去电影院里支持一下的,陈正道风格明显在学习诺兰,特效搞不过老美,就从剧情和立意方面下手,我觉得是很好的思路。

异形:契约 2017-06-17

一二年《普罗米修斯》上映的时候,特地跑到影院去看的。头一个晚上,还在宿舍跟龚磊,思元基特地把几部老异形给补了补。我觉得《普罗米修斯》拍得相当的好,把一个比较纯粹的科幻惊悚系列,带上新的高度,赋予了它更高级的命题。

一晃差不多五年过去了,满心期待的等到了这部《契约》,除却惊悚画面被剪的支离破碎这点遗憾,我觉得新篇拍的依然很棒。

首先,不得不承认整个故事完全超出了我对《普罗米修斯》后续的猜想。还记得《普》片尾,伊丽莎白那些信誓旦旦的话吗,“they created us, now they want to destroy us, I need to know why ”,几乎绝大多数观众都会想,如果有下一部,肯定是伊丽莎白与工程师面对面的对话。然而呢,到了《契约》大家才发现,曾经的女一号轻而易举就领了便当,曾经不可一世的工程师轻而易举就遭遇了团灭,人们期待的跨越文明的对话并没有发生,顽固的老雷在故事方面依然我行我素,其实他不过在告诉观众,你看的电影叫做《异形》,而不是什么《2001太空漫游》。

然而,并不意味着《契约》就回归了原先的简单粗暴,我认为《契约》依然保持在了一个很高很深奥的思想高度。片头,蔚蓝的老板提到人类的起源,他认为人类能超越地球其他物种并拥有文明,并非大自然的偶然事件。而片中,大卫在跟沃尔特对话中,也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在远古的某天,山洞里的智人突然知道用吹笛子哄自己的孩子开心,那一天便是文明到来之日。其实关于人类文明起源的话题,许多电影都有探讨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那部被当作科幻片典范的《2001太空漫游》。我就不谈电影,谈一本最近很火的书《人类简史》里面的一些观点。人类文明发展存在三个重要的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后面两个革命大家耳熟能详,而什么是认知革命呢?认知革命即智人演变成人类的起点,从此,人类的思维和语言里,能比其他物种多出一样东西——想象。因为有了想象,人类创造了神话,宗教,谎言,国家,公司等等客观并不存在的概念,从而才有了文明。然而,终极的问题是,什么触发了认知革命?

那本书并没有给出回答,《2001太空漫步》隐晦的表达了对更高级文明或者说超级文明存在的认同。而《普罗米修斯》和《契约》,一直也都在传达着类似的观点,只不过造物者自身,也依然可能是被造的产物,比较大胆的思路。因此,从剧情角度来看,大卫是个不折不扣的坏蛋,从宏观角度来看,大卫却又相当的中性。

然而影片充满着不可知论的气息,《契约》并没有给这类终极话题任何的答案。作为商业片,就像《西部世界》,重要的是点到为止。据说异形第一部就曾想把工程师的背景引进来,因为经费所限,未能如愿,看来异形从最开始就有着不小的野心。
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契约》拍的很不错,除了看不懂打了下酱油的腐兰兰。

敦刻尔克 2017-09-01

诺兰带着他的《敦克尔克》来了,距离《星际穿越》上映一晃三年快过去了。还记得当时一个人跑去通山的横店影城看的,整个影厅就三个人。后来会时不时重看一遍《星际穿越》,毕竟单看一遍基本没谁能看懂。我非常喜欢里面的配乐,非常契合它宏大的主题。

可能大部分人是从《盗梦空间》开始在院线接触诺兰的电影。《盗梦空间》,然后《黑暗骑士崛起》,接着《星际穿越》,再到如今《敦克尔克》,虽然诺兰的作品整体都有较高的品质,到具体到个体还是强弱之分,尤其近几年几部电影的评价,呈现出上下行交替的震荡走势。《盗梦空间》极好,《黑暗骑士崛起》又饱受诟病,《星际穿越》又极好,到了《敦克尔克》又反响平平。
我想我可能不是唯一一个,通过这部电影,才知道敦克尔克这个历史事件的人。客观来讲,这种题材不好拍,看完电影,个人感觉诺兰最终也没有拿捏好各个部分的轻重——战争的残酷、逃生的不易、军民的同心、关键时刻跨国界的互助、(部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等等,让主题略显涣散。这与《星际穿越》是截然相反的,后者有接近三个小时的影片时长,却至始至终围绕着父女的情感线来铺叙故事,神不散、形不散。《敦克尔克》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因为它是严肃客观的历史题材,存在改编上的难度,更重要的方面,它毕竟是一个撤退的故事。无论如何给它点缀伟光正的事迹,它毕竟是军事撤退,相比于《拯救大兵瑞恩》中诺曼底登陆的主动出击,想借此类事件发力叙事,难度必然大了不少。

片尾某士兵以为逃回祖国会受到人民的唾弃,却意外受到民众热情的接待。诺兰也许想借此表出一个国家的理解与包容。但还是回到《money ball》里面老生常谈的,毕竟中外文化差异大,有些地方咱们还是很难get the point。二战对于英国国民来说可能是国家级的精神史诗,但对于中国人来讲,二战更多的只有磨难,中国人的精神史诗在《感动中国》。中国人的世纪情感悲怜如《霸王别姬》,很难在一次撤退中还能找寻到正能量。

所以以上谈到《敦克尔克》表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尽管回一句,你了解英国人吗,你了解英国历史吗。确实不了解。不过《敦克尔克》终究是值得一看的,毕竟拍得还可以,至少能够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历史。至于德国为什么没在那时对撤退军队赶尽杀绝,众说纷纭。

芳华 2017-12-24

看完《芳华》,我可以给这部电影打出至少八分,考虑到目前国内的审核标准,我愿意给出更高的分数。

很难理解国人愿意给一部与自家历史毫不相关的《敦刻尔克》打出八点多的高分,却将《芳华》死死按在八分线以下。一部分人吐槽《芳华》简直就是一部冯小刚追忆自己文工团青春的电影,如果真那么简单,我也懒花银子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更不会动笔写这篇影评了。

不错,关于文工团本身的那些故事,其实受众范围是很小的。所以,即使文工团解散的那场戏,演员们哭的那么稀里哗啦,银幕下面能有所触动的观众,恐怕少之又少。(至少我是没什么感觉的,甚至觉得这些片段有些鸡肋)。这的确是属于冯小刚以及一小部分受众的专属回忆,如果当年《霸王别姬》也把重心放在戏班子里头的芬芳年华,还会成就现在的《霸王别姬》吗?但是,逆向思维来思考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无可厚非一个导演在自己的电影里掺入个人情怀,其次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芳华》完全按照《霸王别姬》的模式来拍,你觉得她在内地上映的概率还剩多少?

电影的题目,芳华,芬芳华年,名字其实取得挺棒,其实也是一种避重就轻、略显讨巧的名字。有人就奇怪了,电影《芳华》不是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芳华》吗,如何还有讨巧一说?但细心点你就会发现,小说《芳华》是今年五月份才发行的,那时电影《芳华》差不多都拍完了,所以严格来说,这部电影并不像很多其他电影,有一个尘封多年的小说作为原型参本。《芳华》不过是冯小刚留给严歌苓的一篇命题作文,延续和补充她的那部《穗子物语》。

抛开文工团,关于时代的追忆,才是更能触动更广大群体的部分,也是我认为《芳华》的隐形内核所在。如今电影审查关于wenge十年的故事似乎并不避讳,但是wenge结束之后的那十来年,却几乎是电影以及其他艺术作品所不能触碰的雷区。这正是我最佩服冯小刚的地方。

据说《芳华》中关于战争的片段拍了远远不止我们在电影中所看到的那一些。所以当我们还能在电影院里看到那长达六分钟的战争长镜头时候,即使不能用知足来形容,至少应该感谢冯导的诚意,我相信这些不是轻易就能争取到的结果。它是一段可能很难用光彩来形容的历史,就像刘峰去精神病院看望何小萍时说的,“战争结束了”,而不是“我们已经胜利了”。

wenge之后,那些西化的思潮水漫金山般淹没了这片似乎就未曾被浇灌过的土壤,这种浪潮之凶猛,就如同电影里刘峰在听完邓丽君的歌,像变了一个人,然后对丁丁做出了“出格”的事情。从那个时候开始,这片土地就踏上入了不断的自我否定、自我修正的漫漫长路。为了找到这个平衡点,她花却了数十年的时间以及无可计量的代价。

刘峰因为熊抱丁丁,被“下放”到前线作战。这个惩罚,就是那个年代自我修正的一种符号。那场战争,更像是那个年代自我否定、谋求突破的决策。有时候回想下长者的那句话,看得多么通透,“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我是一个人去电影院看的《芳华》,旁边坐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好像也是一个人前来观看。中途老人看着看着就睡着了。虽说《芳华》这次打开了中老年人市场,但我想其中像这位老人一样的应该也不少。

再深刻的情怀,再刻骨铭心的历史,也会随着自然人的衰老,慢慢被侵蚀,被淡化。